來源: 作者: 發布日期:2022-06-20
中國法院網訊(蘇小博)近日,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和南通市通州區委網信辦聯合處置了一起冒用無辜人員身份信息注冊抖音賬號,并發布不實視頻侵害他人名譽權的案件。經調查和協調反饋,督促抖音公司依法將該賬號作永久封禁處理。
2021年11月,抖音平臺上一個名為“你好,明天!”的賬戶,發布了多條短視頻,視頻直指南通一家企業,并配文“一個老年癡呆的老板用一群無腦的設計,請一群無知的領導,雇一幫無能的工人,做一堆無用的產品,遲早要關門大吉!”用三只寵物狗的圖片配文“這不是老板的正副車間主任嗎”“公司的管理層打架啦”等內容。
該企業發現了該則視頻后,立即向抖音公司投訴,抖音公司審核后,發現該賬戶確實存在違規行為,將該視頻作下架處理。該企業認為,視頻及文字發布后已迅速傳播,損害公司聲譽,故一紙訴狀將抖音公司告上法庭。
法庭受理后,立即對這一問題展開調查。經調查,抖音賬戶只需有手機號碼即可注冊。通過該手機號碼查詢,該手機用戶為喪失勞動能力、依靠殘疾補助金為生的農村老人周某,于是,原告將周某追加為被告。而周某一直使用老年機,既不認識原告公司,也不知道抖音是什么,更沒有使用過注冊抖音的手機號碼和將身份證交給他人或辦理過其他事項。
與一般網絡侵權案件相比,本案特殊之處在于存在兩個受害者:一是名譽權受到侵害的原告,二是無故成被告,上了法庭才知道自己身份信息被冒用了的農村老人。直至本案開庭,該抖音賬號仍在活躍使用,但不知實際使用人是誰。抖音公司在接到原告的投訴后,已經及時刪除視頻,沒有擴大損失,根據民法典相關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只有在知道他人侵權后未采取措施,才需要承擔責任。因此,抖音公司無需承擔侵權責任。
至此,該公司已難以達到找出侵權人,要求賠償損失并停止侵權行為的訴訟目的。但實際侵權人依然冒用無辜老人信息注冊賬號,且一直使用該賬號發布虛假視頻,對經營狀況良好并注重企業名譽的原告公司確實構成了侵權。即便原告公司向平臺舉報,平臺能作出的最大限度措施也只是將該賬號禁言15天。
如何讓侵權人停止侵害?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和通州區委網信辦聯合進行了會商研究。既然抖音賬號實名用戶為周某,而周某就在法庭上,其作為權利人是否可以要求抖音公司封禁該賬號。抖音公司代理人將會商意見向公司總部反饋,抖音公司采納了法庭意見,對該賬號作永久封禁處理!最終,該企業向法庭申請撤回起訴。一起冒用他人信息實施網絡侵權行為案件成功辦結。
通州區人民法院和通州區委網信辦聯合提醒廣大網民,請妥善保管好個人信息,尤其是銀行卡、手機等信息載體,在網絡注冊、實名驗證時,要謹慎填寫個人信息,身份證號、支付賬號、手機號碼等個人私密信息,切勿隨意泄露。一旦遇到網絡侵權行為,要及時向網信部門和公檢法部門舉報,努力營造向上向善的互聯網環境。